突破大豆限制,食品服务迎新契机:中国第二代植物性饮料将开发新成分和即饮产品

_1.jpg

消费者对植物性饮食的兴趣高涨,使得中国植物性饮料领域创新不断,随着新的成分取代大豆,新的即饮产品类型带来了新的机会。

尽管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最大(消费量达 180 亿升)的植物性饮料消费群体,但中国大部分植物性饮料仍采用散装形式,尤其是豆奶。这里的散装形式是指在市场上或店内出售的非包装豆奶。

Tetra Pak APAC 市场营销服务总监 Tilokskulchai Ratanasiri 告诉 FoodNavigator-Asia:“随着消费者日渐追求健康的饮食选择、便捷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体验,我们从即饮产品领域找到了业务拓展机会,致力打造有益于消费者健康且口感绝佳的产品。”

此外,Ratanasiri 还表示,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对其他坚果和谷物的兴趣日渐提高,如燕麦、杏仁、夏威夷果和藜麦牛奶,这可能是受到了食品服务趋势的推动。

该公司将中国植物性牛奶在成分和形式上的这种转变称为“第二代”。

我们开始看到所谓的‘第二代’植物性饮料在中国市场激增,尤其是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广受欢迎。在今天的中国,燕麦牛奶可能已经出现在各种时尚咖啡厅的菜单上了。”

在亚太地区,含有植物蛋白的新产品占推出饮品的 36%,并且占推出食品的 31%。

据 Ratanasiri 所说,促使消费者转向植物性饮料的主要原因还是健康。

最近由 Tate and Lyle 出资开展的一项研究(Marta Lonnie 等人于 2020 年进行)表明,植物蛋白(豌豆、羽扇豆、大米、麻、燕麦和扁豆)具有降血压、改善肌肉质量以及调节餐后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的作用。

Ratanasiri 表示,品牌需要明确其定位,并就此类植物性饮料的产品健康益处进行宣传推广,此外还要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饮用体验。

口感和浪费方面的难题

对于加工和包装巨头而言,加工植物性饮料可能会遇到一些独特挑战,例如在保持植物性成分的天然本质的同时实现可持续性。

植物性饮料中含有纤维等硬颗粒,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细腻口感。但去除纤维不仅会产生更多废物,还会增加环境足迹。

Ratanasiri 以豆奶为例,1 千克大豆会产生约 2 千克的豆渣,而豆渣通常被视为废物。

Tetra Pak 开发了一种“全豆”加工方法,将豆渣融合到豆奶中,同时确保口感细腻,有效解决这一大难题。而且,全豆豆奶更加健康,因为其中含有的纤维更多。

可持续性

Tetra Pak 还承诺到 2030 年将实现自身运营中温室气体 (GHG) 的零排放。

在中国,自 2016 年以来,该公司一直在充分使用获得 I-REC(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)认证的可再生电力。

2019 年,Tetra Pak 与上海、南京、成都、北京等城市的垃圾分类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探索和发展纸盒收集新模式。此举旨在促进旧饮料纸盒的回收,并提高公众的回收意识。

该公司最近在中国杭州举行的 2020 年食品饮料创新论坛 (FBIF) 上作了演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