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乳业发展趋势:认知度提高归功于公众相信可增强免疫力

_1.jpg

过去一年里,中国约 96% 的人口认为摄入乳制品可帮助提高免疫力,令国内对乳品和乳制品的接受度急速上升。

这些研究结果来自 2020 年《中国人奶商指数报告》,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(China Dairy Industry Association,CDIA)、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(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,CPAM)和荷兰皇家菲仕兰 (Friesland-Campina) 发布。

作为衡量中国公众对乳品和乳制品的接受度、认可度和认知度的指标,当前的奶商指数显示出需求可能有相应增加。该指数通过在全国 27 座城市开展的调查得出。

在 2020 年报告中,奶商指数从 60.7 升至 62.7,增长 2%,是前一年的 20 倍。而 2019 年,增长率则仅为 0.1%,从 2018 年(该指数首次发布时)的 60.6 升至 2019 年的 60.7。

专家认为,这一巨大飞跃与另一项调查结果相关,即目前有 96% 的中国人认为,乳制品能够增强免疫力,主要是通过补充乳铁蛋白来实现。

“作为提升免疫力的主力军,乳铁蛋白是乳制品中所特有的一类营养成分,对于提升免疫力有重要作用。这一观点正逐步被大众所接纳,”CPAM 执行董事陈伟在现场直播的声明中说道,

“新晋父母对此深信不疑,这一群体中有 37% 认可其好处。

“COVID-19 疫情期间,建议将乳制品作为膳食必需品,全家人根据各自喜好来选择各类产品,例如牛奶、酸奶或奶酪。”

调查发现,COVID-19 疫情期间,超过 40% 的人口增加了乳制品摄入。进一步的人口统计数据表明,在这段时期内,超过 41% 的成年人和超过 50% 的儿童增加了乳制品摄入,同时所摄入乳制品的种类也更为丰富。

中国政府一直积极宣传乳制品摄入,建议公众增加每日摄入量。在国内主要奶业协会发布的官方摄入指南中,建议每天摄入 300 克各种形式的奶制品。

即使是因罹患某些疾病而无法以传统方式摄入乳制品的人群,也建议尝试摄入。

“若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,消费者可选择不含乳糖或低乳糖含量的乳制品,并避免空腹摄入,”指南中指出,

“尝试少量多次摄入乳品和乳制品,[这样] 可以逐渐帮助肠道接受乳品和乳制品中的乳糖,并提高耐受性。”

CDIA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重点指出,应加强乳品宣传,尤其是针对孩子,因为调查发现,22.6% 的父母并未在孩子 1 岁之后继续为其补充乳品,而 76.7% 的父母在喂孩子时遇到挑食或其他问题。

“今年中国奶商指数的提升,说明了持续开展乳品科普的重要作用。[因此,我们必须] 抓住契机,开展‘食育’和后疫情健康教育,并丰富公众的乳品相关知识。”她指出。

现代化和本地化

过去几年间,本地化供应和市场份额一直是中国关注的重点领域。例如,《全国奶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 年)》强调将国内品牌在国内乳制品市场中的份额提高 80%,而农业部则希望到 2025 年将国内乳制品产量提高约 50%。

近年来,诸如伊利和蒙牛等本土品牌在争夺国内市场份额方面取得长足进步,就超高温灭菌奶和酸奶产品而言,占据了逾 50% 的市场份额。但普华永道 (PricewaterhouseCoopers, PwC) 的分析显示,在现代化方面,国内奶制品生产整体仍面临挑战。